今年四月的格外不寻常,气温变化无常,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上演,挑战着人们的底线;就犹如古雷项目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高低压粗苯乙烯塔,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靠岸上港。
古雷项目4月份计划到货设备33台。当得知苯乙烯装置高底压粗苯乙烯塔可以靠岸的消息后,项目班子成员高度重视,立即行动起来,专门组织召开了大件运输工作会,对大件运输保障任务进行了布置,督促各有关部门协调好业主、监理公司、地方主管部门和项目内部的关系,并负责所有运输工作的总体指挥和协调。漳州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,海面阵风达到8到9级,为确保设备安全上岸,安全管理部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,分析工程安全动态,及时解决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识别,严格按照方案执行。
本次运输船舶为“航海之秀”,船长113.9米、宽27.2米、载重量为8234吨,高压粗苯乙烯塔直径5.3米,长度77.77米,重量360吨;低压粗苯乙烯塔直径6.4米,长度81. 9米,重量525.62吨。根据码头的水文资料,涨落潮速度,提前测量卸船前3天24小时潮汐变化,计算出作业日的落潮速度,再根据落潮速率,滚卸船调整压舱水的水泵流量,计算平板车上船速度和滚卸作业时间。上船前,技术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车辆完好,将船舶与码头成T字形停靠,调整船舶高度及姿态,并用缆绳进行可靠固定,观察船艉与码头的高差及船舶姿态,待具备滚装条件时,将设备运输至码头上。
为了抢工期,积极践行“百日攻坚创效”行动,有效降低吊装作业成本,提升作业效率,待设备上岸后,项目立即组织连夜运输,22日晚上9时开始启运,历经磨难的高低压粗苯乙烯塔,又一次接受“洗礼”迎着风雨艰难前行。为降低运输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和风险,项目经过实地勘察,最终确定运输路线出港通道--纬三路--疏港公路--疏港大道--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9#路--10#路--5a#路--8#路--最后到达苯乙烯装置。夜里,交警一路保驾护航,虽然路上车辆较少,但在夜间行车不安全因素还是很多,经过项目运输小分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,最终在凌晨4:25分将设备安全运输抵达现场,此次运输任务圆满完成。(古雷项目 那静、高友文)